在2018年的暑假,汶川地震积极重建后的第十年,九游j9九游j9组成了绵竹年画暑期实践队,前往震中绵竹探寻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的传承与保护。
队伍由九游j9夏扬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法硕栗源担任带队老师,2016级瀚徳法学吴娜担任队长,由来自九游j9、文学院、社会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十一人组成,九游j9学生占多数,其它各院同学与法学生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旨在共同发现绵竹年画之美、展现非遗文化魅力,总结其传承保护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意见,真实展现震区重建面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实践队于当地实际实践时间共5天,主要探访绵竹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绵竹年画发展的优秀企业代表以及绵竹年画博物馆。
实践队一行在绵竹年画村在行程前两天探访了绵竹年画南派掌门人陈兴才的孙子、绵竹年画传承人陈刚。陈刚师傅向队员们仔细介绍了起稿、刻版、印墨、上色等绵竹年画的主要制作技艺步骤,并现场展示了其中最考验手艺的刻版技艺。
陈刚师傅的父亲陈云福则着重向队员们介绍了绵竹年画较之另三家“中国四大年画”独有的上色技艺,以及传统的颜料采集制作方式和上色要求。
依托对陈氏年画家族的采访,队员们对汶川地震对于绵竹年画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据陈刚师傅所说,“5·12”大地震最开始对绵竹年画确实是灾难性的打击:位于震中地区的绵竹年画村房屋大面积倒塌、存在人员伤亡、老木版受损被毁等等。各家各户安危未定,更要如何传承、创作年画呢?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地震后,绵竹年画受到重点保护,其价值被发掘,被迅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2月,绵竹年画更是与全国其他木版年画一起,联合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建过程中,全国的目光聚焦在这一地区,温家宝总理等人都曾亲自来陈家画坊探望,购买绵竹年画的人也纷至沓来,绵竹年画的市场价值得到实现。陈刚师傅说当时甚至要连夜赶工、常常中午都顾不上按时吃饭才能满足订单需求。
与此同时,作为保护绵竹年画的有力措施之一,孝德年画村在汶川大地震重建规划中单独立项,援建方江苏省苏州市投资3000万元重新打造。如今的年画村不但房屋重建一新,而且年画产业也在震后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地震带来的创伤是难以轻易抹去的,但以陈家为代表的勤劳乐观的年画村人却在灾难中寻找希望、发现新的出口,用年画绘出生活的新篇章。
身为党员的陈刚师傅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将时代精神融入绵竹年画的传承创新。在表现内容上,陈刚一直探索绵竹年画与时代接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植入,形成系列宣传年画。绵竹坝坝舞、保卫钓鱼岛以及绵竹震后新生等主题年画,也相继创作出炉。有“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宣传画等一系列与时具进的“新传统绵竹年画”产出。
实践队后几天在“三彩画坊”创始人之一贾君老师的带领下,探访了绵竹年画村多位一体的示范基地“三彩画坊”——震后绵竹年画村具有示范性的多位一体的年画基地、同时也是农民夜校、创业基地、妇女灵活就业中心、廉政作品创作中心,去学习和了解示范基地的震后发展之路。
实践队的队员们在三彩画坊对贾君老师进行了数小时的访谈,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三彩画坊作为民间年画产业发展领头羊的建立初衷和发展历程。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绵竹年画村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当时年画艺术家们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创作,一门心思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救援之中。尽管年画发展一度因为地震停滞,但是地震并没有击垮绵竹人的意志。地震后有许多志愿者、军人、媒体、专家学者来到绵竹,他们对年画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渠道绵竹年画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更大的知名度。绵竹人用年画传达着自己灾后重建的乐观与决心,绵竹年画也得到创新发展。
年画村的重建工作由政府牵头做起。贾君老师回忆起在地震之后,国家领导人来到绵竹实地调研,进行工作指导的往事,仍然十分激动。在地震之后,由政府出面牵头,给村民们分配土地,鼓励他们拾起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步一步完成了规模庞大的绵竹年画村的重建。“三彩画坊”也抓住时机谋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政府多个项目的示范基地,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回馈着社会。
三彩画坊无论是在经营模式上还是艺术创作上,都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画坊长期举办各种教育和交流活动,覆盖人群广泛,有周边村子的居民,有国内外学校师生,还有政府官员。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年画制作、感受年画主题旅游的魅力。通过这些多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绵竹年画。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三彩画坊的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独创将年画与蜀绣、彝绣相融合的形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画坊各色的功能区域,加深了对画坊的认识,并进行了一堂有趣的年画拓印课。贾君老师手把手的教队员们完成了一幅简单的年画的拓印环节,虽然是简单的一个环节,但里面的门道也不少,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更加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精巧和细致。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绵竹年画的传承保护状况,实践队一行在于绵竹年画博物馆工作近20年的贾君老师带领县前往绵竹年画博物馆进行调研。
绵竹年画博物馆是融收藏、整理、研究、创造、出版、开发、销售、传授年画技法培育新人、以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全国唯一的专业年画博物馆。
这座“年轻”的绵竹年画博物馆诞生于1996年,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座专业年画博物馆之一,这是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年画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所做的努力。
绵竹年画博物馆内收藏着各个时期的绵竹年画,从最古老的年画刻板《门神》到今天创新的石雕年画、刺绣年画和陶版年画等。馆内收藏的多为清代以来的各类年画珍品。
据介绍,除精美的传统绵竹年画,馆中还藏有当代的年画艺术家们的创新之作。这些新式年画有的使用Q版人物造型、有的融合了国画技法、有的借鉴了西方油画技法笔触,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不仅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更是年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典范。
1995年,绵竹年画博物馆被列入首批四川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又被列入社会公益教育基地、廉政年画创作基地等。绵竹年画博物馆承担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年画的收集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的任务。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基地建设,着力“非遗”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
队员们在绵竹的短暂行程里从传承人角度、产业发展角度、政府传承保护角度入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调研,获得了关于绵竹年画技艺的精妙之处和它的传承创新状况、其震后发展的经验与不足等许多重要的一手资料。队员们既收获了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熏陶,又为地震灾区人民震后从生活到艺术全方位的生命热情所深深打动。期待后期能有关于绵竹年画更加深入的研究。